深圳是国内较早开展骨灰海葬的城市,从 1998 年起就组织免费海葬活动。海葬不仅推进了殡葬改革,树立绿色环保办葬新风尚,还为城市节约了大量殡葬用地,减轻了群众经济负担。
近年来,深圳不断推进生态葬标准化建设,完善生态葬品牌设计,拥有深圳海葬标志,专门的车辆标牌、船只标牌、工作人员马甲、海葬竖旗等。截至目前,已组织群众累计将 3.8 万余具骨灰撒进大海,给子孙后代留一份青山绿水和更多的土地资源。
为鼓励生态葬的推进,深圳规定逝者生前为深圳户籍且实施火化的,或非深圳户籍在深圳死亡且在深圳实施遗体火化的,参加深圳市、区民政局组织的海葬活动,经办人可申请节地生态葬奖励金,其中骨灰海葬奖励金 3000 元,其他节地生态葬奖励金 1000 元。
同时,为更好地满足群众需求,深圳已常态化开展海葬活动,全年接受报名,不限时间。经办人可通过 “深圳市殡葬服务中心” 微信公众号了解海葬相关信息,有意愿者可拨打咨询电话(0755-86005056)提出申请预报名,活动开展前,承办单位将通知报名者前往深圳市殡葬服务中心提交报名材料,移交骨灰办理海葬手续。
深圳的海葬活动受到了众多市民的认可和支持。如赵女士为满足父母心愿,在母亲去世后报名参加海葬活动,因为父母生前从事科学研究,对环保事业十分关注;刘女士特地把母亲的骨灰从江西接到深圳完成海葬,尊重老人融于自然的意愿。还有从哈尔滨赶来的张先生陪着爱人参加海葬,满足岳母生前要求。
从 1998 年至今,深圳已举行了多次海葬活动。2024 年 3 月 20 日至 22 日,深圳市第 49 次海葬活动在大鹏湾海域举行,本次海葬撒海骨灰共 442 具,参与海葬活动的家属共 926 人。此外,2024 年 9 月 10 日至 12 日,深圳市第 50 次海葬活动在大鹏湾海域举行,本次海葬撒海骨灰共 1425 具。
深圳的海葬活动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一种环保、庄重的殡葬方式,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。
一、撒海海域及活动安排
(一)撒海海域
深圳市大鹏湾海域。
简述:多年来,深圳的海葬活动均在大鹏湾海域举行,这里成为无数生命回归自然的地方。深圳大鹏湾海域以其开阔的海面和宁静的环境,为逝者提供了一个宁静而庄重的归宿之地。这里的海水清澈,海风轻拂,象征着生命的回归与延续。每一次海葬活动,都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畏,大鹏湾海域见证了无数家庭的告别与思念。
(二)活动时间及报名信息
报名时间通常在活动举办前一段时间,如 2021 年 11 月 1 日至 11 月 14 日等不同时间段,具体时间可能因年份和活动安排有所变化。简述:报名时间较为灵活,市民可在规定时间内报名参加海葬活动。
报名时间的灵活性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。例如在 2021 年,报名时间为 11 月 1 日至 11 月 14 日,市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需求,在这个时间段内进行报名。不同年份的报名时间可能会有所变化,但这也体现了海葬活动的动态调整和适应不同情况的能力。市民可以通过关注相关渠道,如 “深圳市殡葬服务中心” 微信公众号、咨询电话(0755-86005056)等,及时了解报名时间的信息,以便能够顺利参加海葬活动。
活动时间根据报名情况分批举行,如 2023 年 3 月 22 日、2024 年 3 月 20 至 22 日等。简述:海葬活动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安排,以满足市民需求。
海葬活动时间的安排充分考虑了市民的需求和实际情况。例如在 2023 年 3 月 22 日和 2024 年 3 月 20 至 22 日,这些时间的选择可能是基于天气、季节、报名人数等因素。分批举行海葬活动可以更好地组织和管理,确保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够得到周到的服务和尊重。同时,这种安排也能够满足不同家庭的时间安排,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到海葬活动中来,为逝者送上最后的祝福。
二、报名所需证件及资料
逝者火化证或骨灰寄存证。简述:这是参加海葬活动的重要凭证之一。
在报名参加深圳海葬活动时,逝者火化证或骨灰寄存证是不可或缺的证件。它能够明确逝者的身份以及已经进行了火化处理,确保海葬活动的合规性。无论是本市户籍还是非本市户籍的逝者,只要在深圳实施了遗体火化,都可以参加海葬活动,但这一证件是重要的前提条件之一。
经办人身份证及与逝者的关系证明,如户口簿、公证书、委托书、法定监护人证明等。简述:明确经办人身份及与逝者的关系,确保活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。
为了保证海葬活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,经办人需要提供自己的身份证以及与逝者的关系证明。这些关系证明可以是户口簿,用于直接证明亲属关系;公证书则具有更高的法律效力,在一些复杂情况下可以作为有力的证明;委托书适用于由他人代为办理的情况,明确委托权限和责任;法定监护人证明则在涉及未成年人等特殊情况时使用。这些证明材料的要求,确保了海葬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责任人,保障了活动的顺利进行。
登船人员身份证复印件(限 3 人)。简述:对参加海葬活动的登船人数进行限制,以保证活动的安全和秩序。
海葬活动通常在海上进行,为了确保活动的安全和秩序,对登船人员的数量进行了限制,每个家庭限 3 人登船。这样的规定既考虑了船只的承载能力和安全因素,也能保证活动的有序进行。同时,这也要求报名家庭在确定登船人员时,要慎重考虑,确保登船人员能够代表家庭,为逝者送上最后的祝福。登船人员需要提供身份证复印件,以便活动组织方进行身份核实和管理。
三、生态葬奖励政策
深圳推出了生态葬奖励政策,旨在鼓励更多市民选择环保的海葬方式。根据相关规定,逝者生前为深圳市户籍且实施火化的,或非本市户籍在本市死亡且在本市实施遗体火化的,参加深圳市、区民政局组织的海葬活动,经办人可申请节地生态葬奖励金。其中骨灰海葬奖励金为 3000 元,其他节地生态葬奖励金为 1000 元。
这一奖励政策体现了深圳对生态葬的大力支持和推广。一方面,它为市民提供了经济上的激励,减轻了家庭在殡葬方面的负担。另一方面,也有助于推动环保理念的传播,让更多人认识到生态葬的重要性和意义。
生态葬奖励政策的实施,不仅符合现代社会对环保的要求,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。通过鼓励海葬等生态葬方式,减少了传统墓葬对土地资源的占用,为子孙后代留下了更多的青山绿水和发展空间。
同时,这一政策也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。对于那些关注环保、希望以更加自然的方式送别亲人的家庭来说,海葬等生态葬方式成为了一种理想的选择。在享受政府奖励的同时,也能让逝者回归自然,实现生命的另一种延续。
四、海葬活动的意义
环保意义简述:海葬不占用土地资源,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,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。
海葬作为一种生态葬方式,具有显著的环保意义。传统的墓葬方式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资源,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,土地资源日益紧张。海葬则避免了这一问题,将骨灰撒入大海,不占用任何土地,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留下了更多的空间。同时,海葬也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。传统墓葬可能会对土壤、水源等造成一定的污染,而海葬则不会产生这样的问题。海水的自净能力较强,能够迅速分解骨灰,不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。此外,海葬还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,它倡导人们回归自然,与大自然和谐相处,为保护地球家园做出了贡献。
情感意义简述:让生命回归自然,给家属带来一种特殊的情感寄托,同时也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土地资源。
海葬不仅具有环保意义,还具有深刻的情感意义。对于家属来说,海葬让生命回归自然,给他们带来了一种特殊的情感寄托。大海是广阔无垠的,它象征着生命的无限延续。将亲人的骨灰撒入大海,让他们与大海融为一体,仿佛亲人的生命在大海中得到了永恒。这种方式让家属在思念亲人时,可以面向大海,感受亲人的存在。同时,海葬也为子孙后代留下了更多的土地资源。随着人口的增长,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,传统墓葬方式可能会给子孙后代带来沉重的负担。而海葬则为他们留下了更多的青山绿水和发展空间,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生活和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