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葬是一种将逝者的骨灰撒入大海的环保丧葬方式。它不占用土地资源,回归自然循环,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大自然的敬畏。海葬具有诸多优点:
环保可持续:海葬不会占用土地,减少了对土地的压力,符合环保理念。
经济实惠:相较于传统的墓地安葬,海葬通常成本较低。在上海,政府会提供免费的海葬服务,或者对海葬给予一定的补贴。例如,上海集体海葬活动属于社会公益活动,不收取任何费用。如果选择专业的殡葬服务机构或组织进行海葬,可能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,收费价格大致在独立海葬 4800 起,豪华海葬 9800 起,私人定制等等。
回归自然:让逝者的骨灰融入大海,回归自然的怀抱,具有一种诗意和浪漫的意味。
上海市自 1991 年以来,累计已有众多逝者选择海葬。海葬这种不保留骨灰的节地葬式最早从 1991 年 3 月开始举办,截至目前,累计已有 833 船次,共计撒海人数 71527 名。上海作为全国率先推行海葬的省市之一,从 1991 年开始举办骨灰撒海活动,迄今已经有 7 万多名逝者的骨灰撒入大海。每年临近清明的三月第三个星期六是 “上海市海葬公祭日”,海葬公祭活动主题多样,活动现场布满鲜花,寓意故人的馨德如沁人芬芳,留香人间。家属互动区设有玻璃缸以供客户投放思念手卷,现场小提琴演奏温馨美好,悠扬乐声携带思念和祝福。上午十时,承载众人思念和祝福的花环被挂上一个木制船舵,寓意着思念之舟正式启动,驶向大海深处。随后,在庄严的祭祀钟声和诵读祭文声中,全场嘉宾肃立,行鞠躬礼,向沪上自 1991 年以来的所有撒海先灵致以崇高敬意,送上诚挚祝福。公祭仪式后,家属们上台献花。
海葬家属代表讲述亲人选择海葬的始末缘由,分享作为海葬家属面对亲人海葬的真切感受。海葬不仅是个人的选择,也深深影响着大家庭里的每一个人。滨海古园内特设了上海海葬纪念碑,七万多名先行者的名字被一一镌刻在黑色墓碑上。前来扫墓的亲人们,摘下一朵小花粘贴在碑文名字旁,用最朴素的方式表达对故去亲人的无限思念。
目前,上海选择海葬的人数占比正在逐年上升,绿色殡葬的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。海葬这种环保丧葬方式,既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,也为后人留下了一片美丽的自然环境。
一、申请流程
1. 咨询与准备
家属可以咨询上海的海葬服务机构,如飞思海葬服务部(电话:66600544)或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(电话:400-888-0809),了解海葬的操作流程。同时,准备逝者的火化证明、身份证明等必要文件。
2. 选择海葬时间与地点
家属与服务机构协商确定海葬的具体日期和地点。一般会选择天气晴好、风浪较小的日子,地点通常为长兴岛中部圆沙闸至横沙岛双窑烟的海域(东经 121°45′30″—121°50′00″水域)。
3. 提交申请
准备材料:通常需要准备逝者的身份证、户口本、火化证明等能证明身份及死亡的相关文件,上海有的地区可能还要求提供逝者生前的意愿书或家属的同意书。
提交申请:携带准备好的材料前往指定的办理地点进行海葬登记申请。填写相关的申请表,如《海葬申请表》《海葬协议书》等,明确海葬的时间、地点、参与人数等信息。上海市户籍逝者家属(直系亲属)还可通过登录 “上海海葬网” 或关注 “上海海葬” 微信公众号进行预约登记。
4. 审核通知
审核:相关部门或机构会对申请进行审核,确认逝者是否符合海葬的条件,如是否有传染病、放射性物质等可能污染海洋环境的情况。
通知:审核通过后,会根据天气、海平面风浪等实际情况确定海葬的具体日期,并通知家属。若因大风、大雨、迷雾等恶劣天气影响,或因其他不可抗力而造成轮船停航,将延时开船或延期进行活动,家属须听从海事局、海监和水上公安人员的指挥。
二、海葬仪式
1. 登船前准备
家属按照通知的时间和地点到达指定码头登船。在登船前,工作人员会再次核实家属的身份信息,以确保海葬仪式的顺利进行。家属应提前到达码头,以免耽误行程。同时,建议家属穿着合适的服装和鞋子,因为海上的天气和环境可能与陆地不同。
2. 仪式过程
默哀:全体参加海葬的人员在船上集合,主持人宣布海葬仪式开始。首先进行默哀,大家怀着沉痛的心情,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敬意。
撒海:在工作人员的指导和协助下,家属可将骨灰降解罐投放到大海。撒海的过程中,家属要注意安全,避免拥挤和推搡。这是一个庄重而神圣的时刻,让逝者的骨灰回归自然,与大海融为一体。
献花:撒海完成后,家属可在海葬地点献花,再次表达对逝者的怀念之情。鲜花在海风中摇曳,仿佛在诉说着对逝者的无尽思念。
3. 结束返程
仪式结束:海葬仪式全部完成后,主持人宣布仪式结束,全体人员在船上稍作休息。大家可以在这个时候平复心情,回忆与逝者在一起的美好时光。
返程: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,家属乘坐船只返回码头。虽然海葬仪式已经结束,但对逝者的思念将永远留在心中。
三、预约与补贴
1. 预约方式
上海海葬提供了多种便捷的预约方式,以满足不同家属的需求。
1.1 电话预约:可以拨打白事热线 962840 或者海葬服务专线 021-66600544,专业的工作人员会为您详细解答海葬相关问题,并协助您完成预约流程。
1.2 网络预约:通过 “随申办” 的 “海葬预约与补贴” 应用服务进行预约,操作简便,随时随地都能进行。同时,关注公众号 “上海海葬” 或登录上海海葬网,也能轻松预约办理海葬事宜,获取更多海葬信息和服务。
1.3 现场预约:前往上海市宝兴殡仪馆(地址:上海市虹口区西宝兴路 833 号)2 号楼 2 楼 223 室,现场工作人员将为您提供贴心的服务,指导您完成预约手续。
2. 补贴登记
上海市民选择海葬可享受政府补贴,体现了对环保丧葬方式的支持和鼓励。市民接到海葬服务机构《办理参加海葬活动告知书》后,于指定日期办理逝者海葬活动手续时,需向海葬服务机构提交以下材料,办理补贴登记:
2.1 承办人身份证件:用于确认补贴领取人的身份信息。
2.2 承办人银行卡:补贴将发放至该银行卡中。
2.3 亡故居民户籍证明材料:证明逝者的户籍情况。
2.4 火化证明:作为海葬的必要证明文件之一。
2.5 《上海市民海葬补贴申请表》:按要求填写申请表,确保信息准确无误。
根据相关政策,每份骨灰撒海补贴标准为 4600 元。其中 3000 元直接补贴给家属,1600 元用于为家属提供乘坐骨灰撒海活动的车船票、保险费等服务费用(不超过六人)。
总之,上海海葬的预约与补贴流程清晰明确,为市民提供了便利和支持,让更多人能够选择这种环保、文明的丧葬方式。
四、注意事项
1. 安全告知
集体撒海活动,请顾全大局,听从安排;统一按时乘车至码头,不得自行前往;并原车返回上车点,中途不停靠。这是为了确保整个海葬活动的有序进行,避免因个人行为影响整体安排。
海面气候多变,风浪较大。为安全起见,不建议行动不便者(坐轮椅、拄拐等)、体弱老人、孕妇及婴幼儿、穿拖鞋高跟鞋的家属,参加活动。这些人群在海上可能面临更大的风险,容易发生意外,所以应谨慎考虑是否参加海葬活动。
海葬活动当天,如因大风、大雨、迷雾等恶劣天气影响,或因其他不可抗力而造成轮船停航,将延时开船或延期进行活动活动,家属须听从海事局、海监和水上公安人员的指挥。恶劣天气可能会对航行安全造成严重威胁,因此必须根据专业部门的指示行动,以确保人员安全。
禁止携带各类易燃(如香烛、锡箔、纸钱等祭扫品)、易爆物品乘车上船。这是出于对公共安全的考虑,防止在船上发生火灾或爆炸等危险情况。
2. 海葬地点
骨灰撒海具体地点:长兴岛中部圆沙闸至横沙岛双窑烟的海域 (东经 121°45′30″—121°50′00″水域)。这个区域是经过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严格审批的规定海域,选择这里进行海葬,既考虑了海洋环境的适宜性,也确保了海葬活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。家属们可以在这片美丽的海域,让逝者的骨灰回归自然,与大海融为一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