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

外地人可以在上海进行海葬,海葬并没有户口限制。目前,上海针对外地逝者的海葬主要有两种方式。

一种是公益海葬,可能会根据参与家属人数收取少量费用。外地逝者也可考虑这种方式,虽然与上海本地户籍逝者享受的公益海葬补贴有所不同,但也为家属提供了一种经济实惠的选择。公益海葬通常由民政部门组织,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专业性。

另一种是殡葬服务公司提供的有偿骨灰海撒服务。这种服务时间上更自由,预约成功后一周内就可安排出船海撒,不像公益海葬每年有固定时间。费用大概在万元以上,由于是包船且不限家属人数,对于一些希望能够更加自主安排海葬时间和参与人员的家庭来说,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

无论是公益海葬还是有偿骨灰海撒服务,都为外地逝者在上海进行海葬提供了可行性。同时,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,海葬这种环保的丧葬方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可。

一、上海海葬流程

20

(一)报名

上海市户籍逝者家属可致电飞思海葬服务部 66600544 或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 400-888-0809,进行电话预约登记。外地逝者可咨询相关部门了解具体报名方式。一般来说,可以通过拨打当地的殡葬服务热线或者查询相关官方网站、公众号等渠道,获取外地逝者在上海海葬的报名信息及流程。

(二)活动流程

  1. 活动当天在约定时间,在参加活动指定的集体上车地点,乘坐活动专用大巴士,到吴淞客运码头上船。具体活动方式按办理手续后收到的《海葬活动客户告知书》为准。家属需提前做好准备,准时到达指定地点,避免因迟到而错过活动。

  1. 轮船航行到海葬活动指定海域,先在二楼船舱进行有专职司仪主持献花、致悼词、集体默哀、三鞠躬的集体追思祭奠仪式,然后有序组织海葬家属分批到一楼甲板进行骨灰撒海活动。整个仪式庄重而肃穆,让家属在这个特殊的时刻能够充分表达对逝者的思念和敬意。

  1. 海葬活动结束返航至码头,家属乘车原路返回出发点,整体活动结束。

(三)海葬地点

骨灰撒海具体地点:长兴岛中部圆沙闸至横沙岛双窑烟的海域(东经 121°45′30″—121°50′00″水域)。这个地点是经由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严格审批的规定区域,确保了海葬活动的合法性和安全性。

二、注意事项

50

(一)合法性

在进行海葬之前,一定要了解当地关于海葬的法律法规,确保海葬活动的合法性。在上海,海葬应当由民政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组织实施,个人或者其他组织不得擅自进行海葬。只有在合法的前提下,才能让海葬活动顺利进行,同时也能保障家属的权益。

(二)申请和登记

外地逝者在上海进行海葬,需按照规定的程序向相关部门提交海葬申请,并进行登记。要提供所需的文件和证明材料,如死亡证明、火化证明等。这些材料是进行海葬申请的必要条件,务必提前准备好,确保申请过程的顺利进行。

(三)遵循承办单位安排

如果选择通过承办单位组织海葬活动,就需要遵守其安排和指导。了解活动的时间、地点、行程等细节,并按时参加。承办单位通常会有专业的人员进行组织和协调,按照他们的安排进行,可以确保海葬活动的有序进行。

(四)安全考虑

参加海葬活动前,要确保自身身体状况适合参加海葬活动。如果有特殊健康问题或行动不便,可能需要提前告知承办单位。在登船、乘船和进行海葬仪式时,一定要遵循安全指示。海上环境复杂,安全问题不容忽视,只有做好安全准备,才能让海葬活动更加顺利和安心。

(五)尊重逝者和家属意愿

海葬是一种个人选择,应该充分尊重逝者和家属的意愿。在进行海葬仪式时,要保持庄重和敬意。海葬是对逝者的一种特殊送别方式,每个人对于这种方式的感受和需求都不同,我们要尊重他们的选择,让仪式更加符合他们的期望。

(六)环保意识

选择合适的海域进行海葬,避免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。遵循相关的环保规定,不随意丢弃物品。海葬是一种环保的丧葬方式,但我们也要注意在过程中保护海洋环境,让逝者在美丽的自然环境中安息。

(七)天气和海况

考虑天气和海况因素,确保海葬活动的安全和顺利进行。避免在恶劣天气或海况不佳的情况下进行海葬。恶劣的天气和海况可能会给海葬活动带来很多风险,如船只颠簸、安全隐患等。因此,在选择海葬时间时,要密切关注天气和海况预报,确保活动的安全。

(八)后续事宜

了解海葬后的后续事宜,如纪念方式、证书颁发等。根据个人需求,选择合适的方式纪念逝者。海葬虽然没有传统墓葬的墓碑等实物纪念,但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缅怀逝者,如在海边举行追思活动、制作纪念相册等。同时,了解证书颁发的流程和时间,也可以为家属留下一份珍贵的纪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