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上海,死亡证的办理因死亡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。具体如下:
在本市各医疗机构以及前往医疗机构途中死亡的,由医疗机构开具《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》。
在家中、养老服务机构等场所正常死亡的,由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具《居民死亡推断书》。比如,亲属在家中自然死亡时,就需按照此流程办理死亡证明。问:亲属在家中自然死亡,如何办理死亡证明?答:在家中、养老服务机构等场所正常死亡的,由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具《居民死亡推断书》。因为方式场所不同,上海办理死亡证明的流程略有差异,主要有以下四种:
在本市各医疗机构以及前往医疗机构途中死亡的,由医疗机构开具《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》。
在家中、养老服务机构等场所正常死亡的,由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具《居民死亡推断书》。
公安部门判定为非正常死亡的,由公安部门开具《居民死亡确认书》。
经法院判决宣告死亡的,由各基层法院出具《宣告死亡判决书》(一般为离开住所下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限的自然人)。
公安部门判定为非正常死亡的,由公安部门开具《居民死亡确认书》。例如,非正常死亡包括因意外事故如车祸、工伤、煤气中毒等原因,和非意外事故如凶杀、自杀等原因去世的人。非正常死亡者应由公安部门出据死亡证明。
经法院判决宣告死亡的,由各基层法院出具《宣告死亡判决书》。一般为离开住所下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限的自然人,可由法院判决宣告死亡,此时由各基层法院出具死亡证明。
如果是上海户口在外地死亡,死亡证明应该在死亡的地方办理相关的死亡证明,再到当地办理户口注销。具体办理办法如下:
正常死亡:人去世后,要取得死亡证明书。在医院故去,由医院出据死亡证明;在家中故去,由街道办事处或派出所出据死亡证明。家属持该证明到附近医院保健科换取正式死亡证明。
非正常死亡:非正常死亡者应由公安部门出据死亡证明。包括因意外事故如车祸、工伤、煤气中毒等原因,和非意外事故如凶杀、自杀等原因去世的人。
对于法院判决死亡的情况,死亡证明由法院出具《宣告死亡判决书》。申请人需提供身份证明、与死亡者关系的证明信等材料,可向签发单位申请补发一次。死亡证明由医院和死亡者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出具,两个死亡证用途不同,医院开具的死亡证明主要用于丧葬事宜,如火化等;派出所开具的死亡证明主要用于遗产处置和遗产继承,如死者银行储蓄领取、遗产继承公证、诉讼等。
如果人在外地死亡,城市在葬前,农村在一个月以内,由户主、亲属、抚养人或者邻居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死亡登记,注销户口。公民如果在暂住地死亡,由暂住地户口登记机关通知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注销户口。公民因意外事故致死或者死因不明,户主、发现人应当立即报告当地公安派出所或者乡、镇人民委员会。医生证明,居委会签字即可。
一、殡殓业务办理
在上海,办理殡殓业务有多种方式。丧事承办人可通过扫描死亡证背面二维码、拨打殡仪馆服务电话等方式查询相关信息并办理业务,也可委托殡葬中介服务机构协助办理。
办理殡殓业务时,需携带逝者死亡证及本人有效身份证件至殡仪馆,可办理接运遗体、预定礼厅和日期、选购丧葬用品、确定火化时间、预定答谢宴等业务。
遗体接运注意事项
提供准确详细资料。丧事承办人必须提供准确详细的资料,如死者姓名、性别、年龄、死亡原因、遗体接运地点、丧事承办人电话和信息。
医院接运需提前结清费用并办理相关证明。需殡仪馆到医院接运的,丧事承办人应提前结清医院费用,办理好《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》,并请医院出具遗体准出证,保证接运工作顺畅。
家中接运应办理好《居民死亡推断书》。需殡仪馆到家中接运的,丧事承办人应先行办理好《居民死亡推断书》。
非正常死亡由公安部门确认后联系殡仪馆接运。非正常死亡的逝者遗体,由公安部门确认死亡原因后开具《居民死亡确认书》,联系殡仪馆接运。
二、告别仪式程序
告别仪式程序
宣布告别仪式开始:葬礼司仪站在礼厅前方,庄重地宣布告别仪式(追悼会)开始。此时,所有参加仪式的人员停止交谈,神情肃穆地准备进入仪式环节。
全体肃立默哀(奏哀乐):随着司仪的指令,全体人员迅速起立,保持安静。礼厅内奏响低沉的哀乐,大家怀着沉痛的心情,为逝者默哀,共同缅怀逝者的一生。
致悼词、答谢词:默哀结束后,葬礼司仪依次引导逝者公司领导、直系血亲上台。他们面向逝者三鞠躬后,开始致悼词和答谢词。悼词中回顾逝者的生平事迹、品德风范和对家人、朋友、社会的贡献;答谢词则表达对前来参加告别仪式的亲朋好友的感激之情。
向遗像三鞠躬:在致词环节结束后,司仪带领全体人员向逝者遗像三鞠躬,以表达对逝者的敬重和哀思。
瞻仰遗容,向遗体告别(奏哀乐):最后,全体人员依次走近遗体,瞻仰遗容,向遗体告别。礼厅内再次奏响哀乐,大家在悲伤的氛围中,与逝者作最后的道别。
三、骨灰领取与暂存
告别仪式结束后,丧事承办人有两种选择来处理逝者骨灰。一是在 15 日内凭领灰证明到殡仪馆领取骨灰。二是办理骨灰暂存手续,可在各殡仪馆进行办理,其中龙华殡仪馆无骨灰寄存设施,可通过卫家角息园位于龙华殡仪馆的骨灰寄存代办处办理相关业务。
如果选择骨灰暂存,需要注意以下几点。首先,要了解不同殡仪馆的寄存环境、设施、服务和价格等情况,以便做出合适的选择。其次,办理骨灰寄存手续通常需要提供逝者的死亡证明、火化证明、经办人的身份证等材料,确保材料真实完整。然后,前往寄存场所办理手续时,要向工作人员说明来意,填写骨灰寄存申请表,提供逝者姓名、性别、出生日期、死亡日期、寄存期限等必要信息,并缴纳一定的寄存费用,费用标准因寄存场所和期限而异。最后,工作人员会为丧事承办人安排合适的寄存格位,并发放骨灰寄存证。
若日后需要迁移骨灰,应先确定迁移目的地,可以是另一个殡仪馆、公墓或其他合法的骨灰安放场所,并了解目的地的接收条件和手续要求。办理迁移手续时,需准备逝者的死亡证明、火化证明、骨灰寄存证、经办人的身份证等材料,若迁移到其他公墓,可能还需要提供目的地公墓的接收证明或相关手续。首先前往原寄存场所办理迁出手续,向工作人员说明迁移原因和目的地,填写骨灰迁出申请表,提交材料,经审核无误后,工作人员会将骨灰取出并在寄存证上注明迁出情况。接着携带骨灰和相关材料前往目的地场所,说明情况,填写骨灰迁入申请表,提交材料,缴纳迁入费用(如果有),工作人员会安排合适的安放位置,并发放新的骨灰安放证。
在骨灰寄存和迁移过程中,要遵守相关规定和要求,确保合法性。骨灰寄存和迁移必须在合法场所进行,不得私自存放或迁移骨灰,应选择正规的殡仪馆、公墓等机构,确保骨灰安全合法存放。同时,要注意办理手续的时间,不同场所办理时间可能不同,一般工作日工作时间内可办理,建议提前了解以免耽误。还要关注费用问题,了解清楚相关费用标准,避免出现费用纠纷。此外,要注意保护骨灰安全,可选择专业骨灰盒和包装材料,确保安全运输。并且要如实填写申请表,提供真实材料,不得隐瞒虚报信息,遵守寄存场所和迁移目的地的管理规定,不得从事违法违规行为。
四、安葬事宜
丧事承办人可在全市各大公墓、骨灰堂、飞思海葬自行选择骨灰安葬方式(墓葬、壁葬、海葬等)。
墓葬
在上海,选择墓葬的方式需要注意以下几点。首先,选择合适的墓地,要考虑地理位置、环境设施、服务质量等因素。一般来说,知名公墓更受人们青睐。选定墓地后,与墓地管理方联系,预订合适的墓穴位置,并缴纳相应费用。安排葬礼时,可根据逝者的喜好和家属意愿确定葬礼时间、地点,准备逝者的遗像、遗物等。在葬礼当天,举行庄重的葬礼仪式,包括默哀、致辞、献花等环节。葬礼结束后,将逝者的骨灰盒安放在预订的墓穴中,可根据习俗和信仰进行必要的仪式。
同时,要遵守墓地的相关规定和管理制度,不要擅自更改或破坏墓地的设施和环境。合理安排费用,避免过度消费或造成经济负担。关注墓地的后续维护政策和服务,确保逝者的安息之地能够得到妥善的维护和管理。
壁葬
壁葬是将骨灰盒嵌在墙壁内的丧葬方式。家属首先需要选择一处合适的壁葬墓地,可综合考虑地理位置、环境设施、服务质量等因素。选定墓地后,与墓地管理方联系,预订合适的壁葬位置,并提供逝者的相关信息,缴纳相应费用。
预订成功后,家属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安排葬礼事宜。葬礼当天,为逝者举行庄重的葬礼仪式,如默哀、致辞、献花等。葬礼结束后,将逝者的骨灰盒安放在预订的壁葬位置,安放时可进行必要的仪式。
在选择墓地和预订壁葬位置时,家属应遵守墓地的相关规定和管理制度,不得擅自更改或破坏墓地的设施和环境。要合理安排葬礼和墓地的费用,避免造成经济负担。关注墓地的后续维护政策和服务,确保逝者的安息之地能够得到妥善维护。积极倡导环保理念,为逝者创造一个绿色、生态的安息环境。
海葬
上海的海葬由专业服务机构上海飞思海葬服务部组织办理。上海市户籍逝者家属(直系亲属)可通过致电 “飞思海葬” 服务专线 66600544 或 “白事热线 962840” 进行电话预约登记,也可登录 “上海海葬网” 或关注 “上海海葬” 微信公众号进行预约登记。
海葬活动时间集中于每年的 4 月、5 月、10 月,主要是为了避免受到台风、暴雨、迷雾等恶劣天气的影响。具体参加活动时间,以上海飞思海葬服务部书面通知为准。
目前的海葬活动通常是多户家庭同时参加的大型集体活动,自 2012 年起,参加集体撒海活动的费用由市政府全额补贴。可以安排不超过 6 名的逝者家属,免费乘坐骨灰撒海活动的车船,在指定地点上车、登船参加活动。
集体撒海活动流程如下:活动当天在指定时间、指定的集体上车点,乘坐活动专用大巴士,到吴淞客运码头(上海市宝山区淞浦路 100 号)上船。轮船航行到活动指定海域,先在二楼船舱进行有专职司仪主持献花、致悼词、集体默哀、三鞠躬的集体追思祭奠仪式,然后组织多户家庭分批到一楼甲板进行骨灰撒海活动。全体结束后返程。从开船到返回,单次集体撒海活动用时约五个小时左右。
上海市海葬活动的撒灰地点,是经由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严格审批的规定区域:长兴岛中部圆沙闸至横沙岛双窑烟的海域(东经 121°45′30″—121°50′00″)。
上海市户籍逝者骨灰参加海葬活动,可享受市政府财政补贴 4600 元。其中 3000 元直接补贴给逝者家属,另外 1600 元为提供每户最多 6 名家属参加海葬活动所乘坐的车、船费、保险费、代办费等服务费用。
补贴领取人必须是登记报名参加海葬活动的申请人本人,在收到活动通知信函后,请在约定时间内办理手续。需携带逝者骨灰及火化证明原件、及《办理参加海葬活动通知书》,核验逝者户口本原件,并提供复印件等材料。
在进行海葬时,要了解当地关于海葬的法律法规,确保海葬活动的合法性。按照规定的程序向相关部门提交海葬申请,并进行登记。如果是通过承办单位组织海葬活动,需要遵守其安排和指导。确保自身身体状况适合参加海葬活动,遵循安全指示,特别是在登船、乘船和进行海葬仪式时。尊重逝者和家属意愿,保持庄重和敬意。选择合适的海域进行海葬,避免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。考虑天气和海况因素,确保海葬活动的安全和顺利进行。了解海葬后的后续事宜,如纪念方式、证书颁发等。
五、葬礼流程细节
会前准备:殡葬服务人员会提前 1 小时到达殡仪馆,核对花篮挽联、治丧物料,以及为逝者布置礼厅、签到台,等待各位亲友前来。
确认遗体:在追悼会仪式正式开始前,殡葬服务人员会带领丧家,对逝者遗体进行确认,家属确认无误后殡仪馆工作人员便开始待命,等待请灵柩入场。
来宾签到:追悼会仪式前 15 分钟,亲朋好友陆续到达,殡葬服务人员会引导来宾有序签到、领取手持花、佩戴黑纱等流程。
仪式开始:等待所有来宾到场后,葬礼司仪会宣布仪式准备开始,并提醒各位来宾将手机调至静音震动状态,以保证追悼会仪式的庄重肃穆。
灵柩入场:殡仪馆工作人员恭请逝者灵柩入场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