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海葬作为一种生态安葬方式,具有诸多特点和重要意义。
海葬是将骨灰撒向大海,让死者与大海融为一体,体现了回归自然的理念。这种安葬方式不仅节约土地资源,还有利于环境保护,是一种绿色殡葬方式。
在上海,海葬通常在东海或黄海进行,由专业的海葬服务公司提供服务。海葬的申请条件为具备上海市户籍,且不保留骨灰的丧事承办人可申请。对于选择海葬的户籍亡故居民,上海会给予一定的补贴,每份骨灰撒海补贴标准为 4600 元,其中 3000 元直接补贴给家属,1600 元用于为家属提供乘坐骨灰撒海活动的车船票、保险费等服务费用(不超过六人)。
丧事承办人可选择海葬服务机构预约参加海葬活动,并通过 “一网通办” 平台或向海葬服务机构提交丧事承办人身份证件、亡故居民户籍证明材料、火化证明、《上海市民海葬补贴申请表》、丧事承办人银行卡等材料办理补贴登记。具体的办理时间、办理地点将根据收到的海葬告知书上的指导进行。
然而,上海海葬也存在一些限制因素。一方面,适航期有限,因受天气影响,冬季没有海葬活动,每年仅 4 月、5 月、10 月可以举办海葬活动,且即使在这三个月里,如果遇到不适合海葬的异常天气,也只能改期。另一方面,航行安全压力逐步增大,上海实行家属随船出海撒散骨灰的海葬方式,海葬航线主要为吴淞至长江入海口,由于长江口航道密布,各型轮船数量多,随着航次的增加,保障海葬活动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,因此海葬者家属的平均等待时间一般需半年左右。
一、海葬的补贴政策
上海对于选择海葬的户籍亡故居民提供了明确的补贴政策。补贴标准为每份骨灰撒海补贴 4600 元,其中 3000 元直接补贴给家属,1600 元用于为家属提供乘坐骨灰撒海活动的车船票、保险费等服务费用(不超过六人)。
办理补贴登记所需材料包括承办人身份证件、承办人银行卡、亡故居民户籍证明材料、火化证明、《上海市民海葬补贴申请表》。
具体来说,本市户籍人员过世后,丧事承办人为其办理骨灰撒海并不再保留骨灰,即可享受该补贴政策。补贴对象明确,海葬的定义为将骨灰撒散到本市指定海域的安葬方式。
预约海葬及申请补贴的方式多样。可以电话预约,拨打白事热线 962840 或者海葬服务专线:021-66600544;网络预约,在 “随申办” 的 “海葬预约与补贴” 应用服务预约,关注公众号 “上海海葬” 或登录上海海葬网预约办理;现场预约,前往上海市宝兴殡仪馆(地址:上海市虹口区西宝兴路 833 号)2 号楼 2 楼 223 室。
市民接到海葬服务机构《办理参加海葬活动告知书》后,于指定日期办理逝者海葬活动手续时,提交上述办理补贴登记所需材料即可。
不同地区的海葬补贴政策有所差异,上海市的海葬补贴标准较为明确和具体,旨在鼓励更多市民选择环保、生态的海葬方式,推动殡葬改革和移风易俗。
二、申请海葬的流程
准备材料
通常需要准备逝者的身份证、户口本、火化证明等能证明身份及死亡的相关文件,上海有的地区可能还要求提供逝者生前的意愿书或家属的同意书。
提交申请
携带准备好的材料前往指定的办理地点进行海葬登记申请。填写相关的申请表,如《海葬申请表》《海葬协议书》等,明确海葬的时间、地点、参与人数等信息。
审核通知
相关部门或机构会对申请进行审核,确认逝者是否符合海葬的条件,如是否有传染病、放射性物质等可能污染海洋环境的情况。审核通过后,会根据天气、海平面风浪等实际情况确定海葬的具体日期,并通知家属。
登船海撒
登船前准备:家属按照通知的时间和地点到达指定码头登船。登船时可能需要再次核实身份信息。建议提前到达,以免耽误行程。同时,要注意穿着合适的服装和鞋子,因为海上的天气和环境可能与陆地不同。
仪式过程:全体参加海葬的人员在船上集合,主持人宣布海葬仪式开始,首先进行默哀,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敬意。在工作人员的指导和协助下,家属可将骨灰降解罐投放到大海。撒海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,避免拥挤和推搡。撒海完成后,家属可在海葬地点献花,再次表达对逝者的怀念之情。
结束返程:海葬仪式全部完成后,主持人宣布仪式结束,全体人员在船上稍作休息。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,家属乘坐船只返回码头。
三、申请方式
上海个人申请海葬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:
1. 电话预约
拨打白事热线 962840 或者海葬服务专线:021-66600544。通过电话预约,工作人员会详细记录相关信息,并为家属提供海葬申请的具体指导和流程说明。
2. 网络预约
可以在 “随申办” 的 “海葬预约与补贴” 应用服务预约;关注公众号 “上海海葬” 或登录上海海葬网预约办理。这种方式方便快捷,家属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申请,同时还能了解更多关于海葬的政策和信息。
3. 现场预约
前往上海市宝兴殡仪馆(地址:上海市虹口区西宝兴路 833 号)2 号楼 2 楼 223 室进行现场预约。在现场,家属可以与工作人员面对面交流,提出自己的疑问和需求,工作人员也会耐心解答并协助办理申请手续。
四、集体海葬与私人定制海葬
集体海葬通常只面向本地户籍的逝者,且对于参与家属人数有一定的限制,一般仅允许 2 人参加。集体海葬每年会举行 2 - 3 次,由于申请人数众多,部分城市的集体海葬服务已经预约到了 2025 年。这种形式的海葬费用相对较低,但需遵守排期和相关规定。上海市民想办理集体公益海葬可咨询上海民政局。例如,上海市海葬活动的撒海地点,是经由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严格审批的规定区域,地点为长兴岛中部圆沙闸至横沙岛双窑烟的海域 (东经 121°45'30"——121°50'00" 水域)。上海飞思海葬服务部组织的骨灰撒海活动,时间集中于每年的 4 月、5 月、10 月举行,其时较少受到台风、暴雨、迷雾等恶劣天气的影响。
私人定制海葬可以根据家属的需求和时间来安排,一对一包船海葬,按家属人数安排船只,费用在 3000 - 1 万多不等。这类服务在全国多个沿海城市均可办理,如大连、秦皇岛、天津、烟台、威海、深圳、舟山、三亚等。如果您希望更加灵活地安排海葬仪式,可以选择私人定制海葬。上海市民可拨打屏幕下方电话详询。
五、骨灰运输及海撒形式
骨灰运输:家属可能需要自行携带骨灰前往登船地点。骨灰可以通过高铁、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携带,但在运输过程中,请务必尊重其他乘客的感受,采取适当的措施,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和不适。例如,可以将骨灰盒妥善包装,放在不显眼的位置,尽量减少对他人的影响。
骨灰海撒形式:骨灰海撒有两种形式,一种是把骨灰放入可降解骨灰盒沉入水底,一种是直接把骨灰洒向海面。家属可以提前向承办的机构问好,了解两种形式的具体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。选择可降解骨灰盒沉入水底的方式,能够让骨灰在自然环境中逐渐分解,与大海融为一体;而直接把骨灰洒向海面则更加简洁直接,也能让家属更直观地感受与亲人的最后告别。不同的海撒形式适用于不同的家庭需求和情感表达,家属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