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民政局海撒办公室,北京民政局海撒办公室主任

-
骨灰撒海的申请办理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:
材料准备:需提供逝者的火化证明、死亡证明,以及申请人的身份证明(如身份证、户口本等),以证明与逝者的关系及户籍信息。
预约登记:可通过线上平台(如地方政务APP或殡葬服务公众号)或线下服务窗口提交申请,填写逝者及家属信息,并选择海葬服务类型(公益性或个性化)。
审核与安排:相关部门审核材料通过后,会通知家属海葬的具体日期、集合地点及参与人数限制(通常公益性海葬有批次安排,且随行家属人数有限制)。
参与仪式:家属按约定携带骨灰前往指定码头,登船后参与集体或专属海葬仪式,包括默哀、骨灰撒放等环节。部分服务会提供纪念证书或海域定位信息。
补贴申请:若符合条件(如户籍要求),可申请海葬补贴,需提交相关材料至民政部门办理。
具体流程可能因地区政策略有差异,建议提前咨询当地殡葬管理部门。
-
根据2025年最新发布的《骨灰海葬服务规范》(MZT 023—2025)及相关地方政策,骨灰海葬服务收费标准主要分为公益性和有偿两类,具体如下:
公益性海葬
免费服务:多数城市(如青岛、深圳、威海)对本地户籍逝者提供免费集体海葬,包含基础仪式、船只使用等,但需提前预约且排队周期较长(如青岛需1-2年)。
非本地户籍:部分城市(如威海)对非户籍逝者收取成本费(如500元/名)。
有偿个性化海葬
基础套餐:费用通常在5000-10000元,涵盖船只租赁、海域使用及基础手续,如青岛、天津等地。
定制服务:含个性化仪式(如视频录制、专属船只)的费用可达15000元以上。
补贴政策
部分城市(如深圳、哈尔滨)对参与海葬的家庭发放奖励金,如深圳每具骨灰补贴3000元。
各地服务需通过民政部门或正规机构办理,私自撒放属违法。
-
海葬的收费标准因地区和服务形式不同而有所差异,主要分为集体公益海葬和私人订制海葬两类。
集体公益海葬:通常由政府主导,对本地户籍逝者免费,但可能限制随船人数(超出需缴纳每人300-380元船位费),部分城市如上海还提供补贴(如每份骨灰撒海补贴4600元,含家属服务费)。非本地户籍或需排队1-2年。
私人订制海葬:费用范围较广,基础服务约2000-10000元,包含船只租赁、仪式主持、骨灰处理等。个性化需求(如纪念品、特殊仪式)可能增至15000元以上。部分地区如哈尔滨基础费用低至2000元,但限制家属人数。
澜海海撒服务的收费通常涵盖上述项目,具体需根据实际套餐和地区政策确定。建议通过正规渠道了解详细流程及补贴政策,确保合规性。
-
骨灰海撒是否收费以及具体费用因地区、服务类型和政策差异而有所不同,主要分为公益集体海葬和私人定制海葬两类:
公益集体海葬:通常由政府或民政部门组织,部分城市对本地户籍逝者免费(如深圳、广州),非本地户籍可能需支付少量成本费(如广州不超过1200元)。此类服务包含基本的海葬仪式,如骨灰撒海、船只出海等,但家属需自行承担交通、食宿等附加费用。部分城市还提供奖励金,如深圳对符合条件的逝者家庭给予每具骨灰3000元补贴。
私人定制海葬:费用较高,通常在3000元至13800元之间,具体取决于服务内容。例如,标准包船服务约5600元,包含独立船只、仪式布置、鲜花等;豪华套餐可能达8600元,增加家属陪同名额或专属纪念服务。费用差异主要源于船只类型、仪式个性化程度及附加项目(如专车接送)。
此外,广西等地区对生态安葬(包括海撒)提供奖补,如北海市对符合条件的逝者亲属一次性奖励1600元,并免除撒海费用。建议咨询当地民政部门或正规服务机构了解具体政策及流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