申请海葬的程序及费用是什么,申请海葬的程序及费用是什么意思

-
公益海葬的申请报销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,具体以当地政策为准:
预约与材料准备
需通过指定渠道(如线上平台、现场或电话)预约海葬服务,并准备逝者户籍证明、火化证明、承办人身份证及银行卡等材料。部分城市要求直系亲属办理,且需亲属意见一致。提交申请
在参与海葬活动时,向服务机构提交《海葬补贴申请表》及相关材料(如户籍证明、火化证明等),部分城市需现场签订承诺书。例如,上海可通过线上平台“随申办”提交申请。补贴发放
审核通过后,补贴将直接打入承办人账户。以上海为例,每份骨灰补贴4600元,其中3000元为家属直接补贴,1600元用于活动服务费。其他城市如贵阳补贴4000元,需活动结束后凭协议领取。
注意事项:需确保材料真实,部分城市要求骨灰由家属携带至指定地点,且不保留骨灰。具体流程和标准建议咨询当地民政部门。
-
骨灰撒海后通常不单独设立传统墓碑,但部分城市会提供集体纪念碑作为纪念载体。海葬的核心理念是“不立坟、不起碑”,强调回归自然,因此骨灰撒入大海后一般不会为逝者单独立碑。
不过,为方便家属祭奠,一些地区(如北京)设立了集体骨灰撒海纪念碑。例如,北京长青园骨灰林基地的纪念碑采用花岗岩和汉白玉设计,象征生命回归自然,但不刻逝者姓名,体现集体纪念理念。家属可选择在清明等时节前往海边或此类纪念碑前献花祭拜,亦或在网上纪念馆寄托哀思。
海葬的环保与节地特性使其成为现代殡葬改革的重要方向,而集体纪念碑的设立则兼顾了传统祭奠需求,既尊重逝者回归自然的意愿,也为生者提供了情感寄托的空间。
-
在北京办理集体海葬的报名流程和时间安排如下:
报名时间
集体海葬的报名时间为每年3月中旬至11月中旬,期间可前往指定地点登记。由于公益海葬需求量大,目前排队周期较长(截至2025年7月,已排至2025年后)。
办理流程
准备材料:需携带逝者火化证明、户籍证明(北京户籍)、经办人身份证及关系证明、所有参与家属的身份证复印件(年龄通常需14-69周岁)。
现场登记:前往以下任一官方办理点提交材料并暂存骨灰:
海淀区殡仪服务中心(颐和园路17号)
八宝山殡仪馆服务站(石景山区)
东郊殡仪馆服务站(朝阳区)。
等待通知:审核通过后,民政部门会根据天气情况安排海葬日期(通常在天津渤海湾举行),并通知家属参与集体仪式。
费用说明
公益海葬对北京户籍逝者免费(含6名随行家属名额),超员或非京籍需按标准付费。若需快速办理,可考虑澜海海撒服务的一对一包船服务,等待时间较短。
建议提前准备材料并尽早登记,以避免延误。
-
在深圳,海葬费用因服务类型和船只选择不同而有所差异,主要分为以下两类:
公益集体海葬:由政府组织,费用全免。适用于深圳户籍或非户籍但在深火化的逝者家属,包含基本仪式和骨灰撒海服务。
私人定制海葬:
普通快艇服务:费用约5600元,可容纳5人以内,含独立船只、基础仪式布置、哀悼空间及纪念册邮寄。
游艇服务:费用约8600元,可容纳10人以内,提供更宽敞的空间和相同配套服务。
额外费用可能包括交通、食宿或骨灰运输费。深圳户籍家庭完成海葬后可申请3000元生态葬奖励金。
总体而言,深圳海葬费用从免费到8600元不等,兼顾经济与个性化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