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灰海撒是一种不保留骨灰的生态安葬方式,通常不需要立碑。根据各地民政部门的规定和实际操作,海葬逝者的骨灰撒入大海后,一般不会单独设立传统墓碑,而是通过集体纪念设施或线上平台供家属追思。例如,北京、广州等地已建立骨灰撒海纪念墙或纪念碑,将逝者姓名集中镌刻,家属可在此祭奠,既满足缅怀需求,又避免占用土地资源。
选择海葬的家庭若希望保留实体纪念标志,部分陵园提供可刻名的集体纪念碑或生态葬纪念区(如树葬、草坪葬配套标识),但与传统墓碑不同,这类设施更注重环保和集约化设计。从环保和成本角度看,海葬本身倡导“回归自然”,立碑并非必要环节,且多地政策对生态葬提供补贴或费用减免,进一步减少家属的经济负担。
因此,骨灰撒海后是否立碑取决于家属意愿和地方政策,但核心在于通过更可持续的方式实现精神传承,而非物理标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