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骨灰撒海作为一种绿色生态安葬方式,在国内的接受度和参与度显著提升。以汕头市为例,自1998年首次举办集体海葬活动以来,截至2024年底累计撒海骨灰已超过14万份,2024年海葬率首次突破30%,其中澄海区年均海葬率更高达55%-70%。深圳、福州等地同样呈现增长趋势,深圳自1998年推行海葬至今累计撒海骨灰4.1万余份,2025年单次活动规模达1150具;福州1997年以来已有1600多名逝者通过海葬回归自然。

这一趋势得益于政策支持与服务优化。多地实施免费或奖补政策(如汕头由政府承担费用,深圳提供3000元奖励),并配套标准化流程与纪念设施。例如,汕头澄海区建成专用码头和船只,每周开展常态化海葬活动;深圳则通过云纪念馆提供线上缅怀服务。民众观念也在转变,许多逝者生前主动选择海葬,家属认为其环保且便于寄托哀思,如潮汕地区通过祠堂集中祭拜解决后续缅怀需求。总体来看,骨灰撒海正逐渐成为主流的生态安葬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