绍兴市首次集体海葬活动于2013年12月在舟山市普陀区莲花洋海域举行,由诸暨市民政部门组织。这是绍兴地区最早记录的海葬实践,标志着当地生态殡葬改革的正式启动。

背景与实施细节

  1. 地点选择:舟山莲花洋海域因其自然条件适宜(水深、洋流稳定)且具有文化象征意义(观音文化),成为绍兴及周边地区海葬的固定场所。该海域自2013年起多次承办绍兴各区县的集体海葬活动。

  2. 首次活动:诸暨市在2013年12月组织的海葬中,首次将逝者骨灰装入可降解安息盒沉入大海,开创了绍兴生态安葬的先河。截至2024年12月,诸暨已累计为169位逝者实施海葬。

  3. 政策推动:首次海葬后,绍兴其他区县(如上虞、柯桥)陆续效仿。例如,上虞区自2020年起开展公益性海葬,截至2025年4月已为29位逝者完成海葬。

意义与影响

  • 理念革新:首次海葬打破了传统土葬习俗,倡导“魂归自然”的环保理念,后续活动逐渐形成“不留碑、不占地”的生态安葬模式。

  • 政策延续:2019年绍兴市出台全市统一的生态安葬奖补政策,对海葬给予每例1万元奖励,进一步推广这一形式。

综上,绍兴市首个海葬地点为舟山莲花洋海域,由诸暨市于2013年12月组织实施,成为当地绿色殡葬改革的里程碑事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