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山市申请海葬时,虽然这是一种国家提倡的节地生态葬方式,但仍存在一些传统观念和实际忌讳需要注意,具体如下:
1. 传统观念与心理忌讳
“入土为安”的抵触:部分家庭认为海葬使逝者“踪迹难寻”,无法像传统墓葬一样提供固定的祭奠场所,导致亲人心理上难以接受。尤其老年人可能更倾向于土葬,认为海葬象征“无根漂泊”,违背传统殡葬观念。
风水疑虑:有观点认为海葬可能影响后代运势,因骨灰不接地气,但现代观念强调风水仅为影响因素之一,可通过其他方式弥补。道家则认为海葬回归自然(“天一生水”),无需过度忌讳。
2. 操作与环保忌讳
不可降解物品禁止入海:海葬时需避免将塑料袋、木质骨灰盒、口罩等非环保材料撒入大海,以保护海洋环境。
手续合规性:必须通过正规机构办理,需提供逝者火化证明、身份证等材料,并提前向民政部门报备,不可私自将未火化的遗体直接海葬。
3. 尊重逝者意愿
海葬需以逝者生前意愿或家属协商一致为前提,若逝者明确反对,强行海葬可能引发家庭矛盾。中山市民政局要求申请时提交《节地生态安葬声明书》,确保各方无异议。
4. 纪念方式的调整
海葬后可通过海边撒花、网上纪念馆或刻字墙(如长青园骨灰林的海葬墙)寄托哀思,弥补无固定祭扫地点的缺憾。
总结
中山市的海葬政策鼓励生态环保,但实际选择需兼顾传统心理与现代理念。只要尊重逝者、遵守规定,海葬并无绝对忌讳,更多是观念转变的问题。政府还提供海葬补贴(1000元/例),进一步推动绿色殡葬普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