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山东省,海葬手续办理流程及费用因地区和户籍政策不同而有所差异,以下是综合整理的信息:
一、办理流程
材料准备:需提供逝者的死亡证明、火化证明、户口注销证明(或户籍证明),以及经办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。若骨灰寄存于殡仪馆,还需提供骨灰寄存证;若骨灰在异地,需携带骨灰并可能需村委会证明。
登记申请:到当地殡仪馆或民政部门填写《海葬报名表》,提交材料并预约时间。烟台市要求经办人需为逝者直系亲属或授权人员,且所有亲属意见一致。
参加仪式:集体海葬通常由民政部门统一组织,家属按通知时间前往指定海域参与骨灰撒放仪式。部分城市(如青岛)实行常态化海葬,满20-30名逝者即组织一次。
二、费用标准
本地户籍:多数城市对本地户籍逝者提供免费公益海葬,如烟台、青岛等。烟台市还允许4名以内家属免费参与,超出部分每人收费150元。
外地户籍:需自费,费用通常在1500-1800元/具骨灰,具体因服务内容(如家属人数上限)而异。例如,青岛外地户籍分为1000元(4人)和1800元(6人)两档。
个性化服务:若选择私人包船或增值服务(如定制仪式、纪念品等),费用可能增至5000-10000元,潍坊市基础服务费约2000-5000元,个性化需求会额外增加。
三、注意事项
时间安排:海葬活动多集中在每年5月至9月,需提前报名。烟台市全年接受预约,但出海时间固定。
补贴政策:部分城市提供生态安葬补贴,如济南市海葬补贴700元,但需符合条件。
综上,山东省内海葬以公益性为主,费用和流程透明,建议提前咨询当地民政部门获取最新政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