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葬是一种将逝者骨灰撒入大海的生态安葬方式,其流程主要分为公益性集体海葬和个性化一对一海葬两种形式,具体环节如下:
一、公益性集体海葬流程
报名申请:家属需提交逝者的死亡证明、火化证、户籍证明及家属身份证等材料,通过民政部门或指定机构报名。部分城市对本地户籍提供免费服务,但需排队等待批次安排。
资格审核与批次确认:审核通过后,家属会收到通知,明确海葬时间、地点及批次。例如,阜新市每年4-6月、9-10月开展活动,提前一周通知家属。
现场集合与登船:家属携带骨灰至指定地点(如公益性公墓),将骨灰装入可降解容器(如莲花盒),集体乘车前往码头登船。
海葬仪式:在指定海域(如渤海湾)举行集体默哀、告别仪式,家属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撒放骨灰,全程约2小时。
后续服务:发放《海葬证》,部分城市提供纪念设施(如刻名纪念碑)或现金补贴(如朝阳市每份骨灰补贴800元)。
二、个性化一对一海葬流程
咨询与定制:家属通过专业机构预约,定制仪式内容(如音乐、鲜花布置等),选择专属海域和时间。
专属仪式执行:机构安排船只、礼仪人员,家属登船后举行私人悼念活动,骨灰撒放过程更具私密性。
纪念服务:提供海域定位、纪念册等,方便后续缅怀。
注意事项
合法性:必须通过正规机构办理,私撒骨灰属违法。
环保要求:需使用可降解容器,撒放区域需经环保部门审批。
海葬流程结合了环保理念与情感需求,既可通过集体仪式节约成本,也能通过定制服务满足个性化告别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