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民政局登记海葬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,具体细节可能因地区政策略有差异,但总体框架如下:
1. 准备材料
需携带逝者的死亡证明(或火化证明、骨灰存放证)、户口本或身份证(证明户籍关系)、经办人及参与家属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。部分城市(如朝阳、抚顺)还要求提供银行卡信息或亲属关系证明。
2. 现场登记
到民政局指定的办理地点(如贵阳市殡葬管理所、朝阳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等)填写《海葬申请表》《海葬协议》等表格。部分城市支持线上预约(如贵阳可通过“身后事联办平台”报名)。
3. 等待通知
民政局或合作服务机构会根据登记顺序统一安排海葬批次,并通过电话或信件通知家属具体时间、地点及注意事项。例如,大连需等待海葬服务单位发放登船卡和活动须知。
4. 参与海葬仪式
按通知前往指定码头,携带骨灰参与集体海葬。部分城市(如深圳、北海)限制登船人数(通常1-3人),并由工作人员或家属执行撒海。仪式可能包括默哀、献花、骨灰撒放等环节。
5. 领取补贴与证书
海葬结束后,家属可凭《海葬证》或协议书领取补贴(如贵阳补贴4000元,朝阳补贴800元),需在指定时间内到民政局办理。
注意事项:
海葬通常免费,但家属需自理往返交通及食宿费用。
仅接受已故者登记,不接受预登记。
非直系亲属办理需符合地方规定(如贵阳要求丧事承办人代办)。
建议提前咨询当地民政局获取最新流程(如大连2022年更新了服务机构名单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