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山市作为广东省推行绿色殡葬的先行城市,生态葬海葬的推广既响应了国家节约土地资源、倡导可持续发展的政策,也契合了民众回归自然的理念转变。以下从背景与流程两方面综合说明:

一、生态葬海葬的背景

  1. 政策驱动与资源节约:中山市自2000年起试点集体海葬,2018年出台《中山市节地生态安葬补贴施方案》,明确对户籍居民参与海葬给予每具骨灰1000元补贴。此举旨在缓解土地压力,据统计,截至2021年,全市已有1309位逝者骨灰通过海葬回归自然。

  2. 观念转变与文化融合:海葬打破了传统“入土为安”的习俗,强调“生命源于自然,回归自然”的生态观,尤其受到无宗教倾向或崇尚简约葬礼群体的青睐。部分家属选择海葬以实现逝者“自由漂泊”的遗愿,或解决异地祭扫难题。

二、海葬的具体流程

  1. 申请与材料准备:家属需携带逝者死亡证明、身份证复印件及经办人身份证,向殡葬服务中心(如福寿万年长公司)或民政局指定机构申请,可选择集体海葬或个性化服务。

  2. 骨灰处理与仪式

    • 骨灰需研磨至2毫米以下并用水溶性纸包裹,或装入可降解骨灰罐(含海泥与陶土材质)。

    • 集体海葬通常由民政局组织,包含岸边告别仪式、登船出海、骨灰撒放(约15分钟)、船只绕行悼念等环节,全程庄严肃穆。

  3. 后续纪念:部分机构提供刻字墙服务,家属可在长青园骨灰林的海葬墙刻名,便于日后缅怀。

三、中山海葬服务中心

中山市殡葬服务中心及合作企业(如福寿万年长公司)提供全流程服务,包括预约、船只安排、礼仪主持等,并支持24小时咨询(服务热线:400-000-1116)。集体海葬活动通常免费,个性化服务需根据需求定价。

综上,中山海葬通过政策激励与人性化服务,实现了生态效益与情感需求的平衡,成为现代殡葬改革的重要实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