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骨灰海撒活动自1994年启动以来,已有18年历史(截至2012年),主要撒海位置集中在天津渤海湾指定海域,并由北京市殡仪服务中心统一组织。以下是相关信息的综合整理:
1. 主要海撒位置
天津渤海湾:北京虽不临海,但实际海葬地点位于天津塘沽的渤海湾指定海域。无论是集体海葬还是一对一包船服务,均在此举行。该海域由北京市殡仪服务中心协调,每年3月中旬至11月中旬开展活动(避开8月高温期),每周组织两次集体海撒。
北京市内水域(非主流选择):部分郊区湖泊如怀柔雁栖湖、门头沟青龙湖、平谷石林峡等,被个别机构宣传为骨灰撒放点,但这类服务多为私人提供,非官方主导。官方强调海葬需在渤海湾进行,市内水域可能涉及环保争议。
2. 服务办理地点
北京市内设有多个骨灰海撒登记和服务站点,包括:
北京市殡仪服务中心(海淀区颐和园路17号);
八宝山服务站(石景山区八宝山殡仪馆内);
东郊服务站(朝阳区东郊殡仪馆院内);
革命公墓服务站(八宝山革命公墓院内)。
3. 政策与补贴
北京市对海葬实行惠民政策,每份骨灰撒海补贴4000元(2014年起),随行家属免费名额增至6人。
服务包含“十免费”项目,如环保骨灰盒、乘车乘船、公证、纪念光盘等。
4. 历史与接受度
截至2016年,北京已有13775位逝者通过海葬安息于渤海,市民接受度逐年提升,从早期年均几百份增至2015年的2024份。海葬被视为生态节地葬法的典范,符合“殡葬二次改革”方向。
综上,北京骨灰海撒的核心位置始终为天津渤海湾,由官方规范管理,而市内个别水域的撒放仅为补充选择。政策支持与环保理念共同推动了这一安葬方式的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