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灰撒海服务是一种生态节地葬法,近年来逐渐被公众接受。根据民政行业标准《骨灰海葬服务规范》(征求意见稿),骨灰撒海服务需遵循以下规范:
服务机构与资质:服务机构需持有生态环境部颁发的“人体骨灰倾倒许可证”,并配备专业船只、急救药品等设备。服务人员需掌握相关法律法规,具备协调、沟通能力,着装统一并佩戴胸牌。
服务流程:
前期办理:家属需提供火化证明、骨灰安放证件等材料,签订服务协议,并核对骨灰信息。部分城市(如北京、广州)提供免费环保骨灰盒、骨灰暂存等服务。
活动筹备:制定《骨灰海葬活动方案》和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》,为随行人员办理保险,并提前通知家属活动细节。
撒海仪式:在指定海域举行告别仪式(含默哀、致词等环节),使用可降解容器撒放骨灰,严禁焚烧纸钱等污染行为。部分城市提供免费鲜花、平安鸽等。
补贴与费用:多地推行惠民政策,如北京每份骨灰补贴4000元,广州对户籍逝者免收服务费并发放2000元补贴,天津为户籍逝者提供1000元基本服务免费额度。
后续服务:发放海葬证书,协助建立网络纪念馆,并告知纪念设施信息。档案管理需纸质与电子并存,确保可追溯。
注意事项:选择合法机构(需查验许可证),避免因天气延误活动。各地细则可能不同,建议咨询当地民政部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