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葬作为一种生态环保的殡葬方式,在我国部分沿海城市已逐步推广。根据现行政策,海葬通常分为公益性免费服务和市场化付费服务两种形式,具体费用因地区和服务内容而异。

公益性海葬
部分城市(如上海、广州、深圳等)为推广节地生态安葬,对本地户籍逝者提供免费集体海葬服务,由政府承担船只租赁、骨灰降解容器等基础费用。例如,上海自1991年起实施免费海葬,并给予家属300元补贴;广州对参与集体海葬的家庭发放1000元生态安葬奖励。这类服务需提前预约,通常每年组织4-6次集体活动。

市场化海葬服务
若选择个性化服务或非户籍居民参与,则需支付费用,主要包括:

  1. 基础服务费:800-2000元,含船只租赁、礼仪主持、骨灰暂存等;

  2. 附加项目:如专属航线(2000-5000元)、定制告别仪式(1000-3000元)、摄影跟拍(500-1000元);

  3. 延伸消费:环保骨灰盒(300-1000元)、鲜花花瓣(200-500元)、纪念品刻制等。

需注意,渤海、黄海等海域需办理《骨灰撒海许可证》,部分机构代办收费约200-500元。建议家属通过民政部门指定机构办理,避免高价中介。总体而言,海葬费用显著低于传统墓葬,既能减轻经济负担,又能实现生态价值,是值得考虑的绿色殡葬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