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南传统葬礼流程严谨且充满地方特色,尤以文昌、琼海等侨乡的“大斋葬”最为隆重。以下是主要流程及特点:
一、核心流程
净身更衣:逝者用柚子叶水净身,穿戴七层寿衣(忌用缎子,谐音"断子")。
设灵堂:悬挂白灯笼,灵柩头朝屋内,脚向大门,供三牲祭品。
做七仪式:每七日祭奠,尤重"头七",子女守灵49天,华侨常缩短至7天。
出殡仪式:
凌晨"起棺",长子捧遗像引路
八人抬棺,沿途撒纸钱、放鞭炮
专业哭丧妇唱琼剧哀调
落葬择吉:风水师选"龙穴",下葬时棺木四角垫铜钱。
二、隆重葬礼特点
三昼连宵斋醮:请道士做三天法事超度,诵《度人经》。
纸扎排场:定制三层"阴宅"、轿车等祭品,耗费数万元。
宴席规模:流水席达百桌,必备文昌鸡、薏粑等传统食品。
侨乡特色:海外亲属包机返乡,雇专业仪仗队奏乐游行。
三、现代演变
受政府殡改政策影响,海口等城区已推行火葬,但农村仍保留土葬习俗。当代融合佛教诵经与基督教追思会等新元素,但核心仪式如"摔盆"、"捧头炉"等传统仍被严格遵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