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人海葬的流程及要求如下:
一、海葬基本流程
资格确认:申请人需提供逝者的火化证明、死亡证明及直系亲属关系证明(如户口本、身份证)。部分地区要求逝者生前为本地户籍或直系亲属持有本地居住证。
申请登记:家属需向当地民政部门或殡葬管理机构提交海葬申请,填写《骨灰海葬申请表》,部分城市需提前预约(如北京、上海等需排队数月)。
骨灰处理:火化后的骨灰需装入可降解环保骨灰盒(袋),严禁使用塑料、金属等非降解材料。
集体海葬仪式:多数地区由民政部门统一组织集体海葬,家属乘船至指定海域(通常距岸3海里以外),在工作人员引导下将骨灰撒入海中,可伴随鲜花或花瓣。
领取证书:仪式结束后,家属可获得民政部门颁发的《海葬纪念证》,作为纪念凭证。
二、海葬具体要求
环保规定:严禁抛撒任何非降解物品(如塑料袋、祭品等),部分海域禁止燃放鞭炮或纸钱。
海域限制:需选择政府批准的指定海域(如上海长江口、青岛黄海海域等),私人船只私自撒放属违法行为。
人数限制:集体海葬通常限制每户登船人数(如3-5人),需遵守船舶安全规定。
费用:公益性海葬通常免费或象征性收费(约500-1000元),若选择个性化服务(如单独包船)则费用较高(数千至上万元)。
三、注意事项
海葬后无法保留墓地,家属可考虑将逝者姓名刻于海葬纪念墙。
部分城市对本地户籍居民提供海葬补贴(如北京补贴2000-4000元)。
建议提前咨询当地民政部门,确保流程合规。
海葬以简约环保为原则,既能节约土地资源,也符合现代生态安葬理念,近年来逐渐被更多家庭接受。